<pre id="ppppr"><strike id="ppppr"></strike></pre>

    <address id="ppppr"><track id="ppppr"></track></address>

      <pre id="ppppr"></pre>

      <pre id="ppppr"><ruby id="ppppr"></ruby></pre>
      <noframes id="ppppr">
        <track id="ppppr"></track><pre id="ppppr"></pre>
        ?
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名人名言 >

        《老子》經典名言及釋義

        來源:海博學習網 www.51duidui.com    發布時間:2016-04-20 12:02
        《老子》經典名言道盡人生真諦!
        1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 
         這句話告誡人們,無論做什么事情,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,從小事做起,才可能成就大事業。
          
         2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于道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水無比的高尚,利養萬物而于世無爭,而且寧愿呆在世人所厭棄的地方,它的品質接無比的接近于高尚,做人就應當如一彎清泉,保持高尚的節操。
          
         3、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天下事物,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、善、美和假、惡、丑兩個對立的方面。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、或惡或丑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,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。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恒的美,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,必然事與愿違,導致惡的、不善的結果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4、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聲相和,前后相隨。恒也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的,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,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,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,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,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,前和后由互相對立而出現。
         
        5、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天地有仁心,滋生了萬物;老子則說天地無所謂仁,也無所謂不仁。天地生了萬物,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。也就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,不對誰特別好,也不對誰特別壞,一切隨其自然發展!
         
         6、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人說的話多,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,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,把話留在心里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7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強則滅,木強則折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強大處下,柔弱處上不要以為弱勢人家會瞧不起,其實,正因為人家看不在眼里,反而是生長的好契機。生命的原則是看內里的,不是看外表的;是看生長的,不是看既有的。真正的強者是柔弱之人,是「骨弱筋柔而握固」,像嬰兒一般!死板板的,有什么好;活生生的才好!
         
         8、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,所以得到榮寵和受到屈辱都擔驚受怕。畏懼大的禍害也因為害怕,這也就是要求我們能以一顆平常心來待人處事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9、民之從事,常于幾成而敗之。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,能始終如一、持之以恒、慎終如始,事情就不會失敗了。成語“功敗垂成”就出自這里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10、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,那么,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。這句話告誡我們一定要對一些事情保持敬畏之心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11、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 
         
         老子說,我有三件寶貝,持有而珍重它。第一件叫慈愛,第二件叫節儉,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12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。強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壽。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          
         了解別人是智慧,了解自己是圣明。戰勝別人是有力量,戰勝自己才是強大。知足的人就是富有。堅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。 
        占有而不喪失才是持久,死亡而不被忘記的人才是長壽。不自以為是,目中無人的人,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。
         
        13、禍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人應該懂得知足常樂,老子說,罪過沒有比行私縱欲更為嚴重的,禍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為嚴重的,災難沒有比貪欲必得更為慘痛的。所以說懂的知足知止而心無貪求,才能經常適可而滿足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14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最完滿的東西,好似有殘缺一樣,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;最充盈的東西,好似是空虛一樣,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。最正直的東西,好似有彎曲一樣;最靈巧的東西,好似最笨拙的;最卓越的辯才,好似不善言辭一樣。萬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。
         
         15、甚愛必大費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         
        愈是讓人喜愛的東西,想獲得它就必須付出很多;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,在失去的時候也會讓人感到愈難過。故人要知道滿足,知道適可而止,如此方可長久。


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的意思及作者出處
        100句國學經典名人名句及譯文賞析
        100條有關修身養性的古文名句及釋義集錦(下)
        魯迅的名人名言及出處
        世界十大愛情名言
        中華國學經典名句翻譯及作者出處集錦300句鑒賞(上

        有幫助
        (0)
    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?